
8月8日,随着光华社区“两热”防控工作开展,一场与“两热”防控赛跑的阻击战全面打响。驻片领导靠前指挥,科学制定“一图一表”作战方案,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处置任务,驻片干部、下沉党员闻令而动,专业队伍迅速集结,高效推进防控各项工作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实盘配资网,用汗水诠释责任,以行动彰显担当。
在疫情防控一线,下沉党员们化身“红色先锋”,以责任与担当筑牢安全防线,如坚守“疫”线的“硬骨头”的张仪,护邻里使命在肩的谢继文,抗疫一线的“细心人”的甘丽贞,腰椎疼痛爬高楼的林寿康等;而驻片干部们则昼夜坚守,成为居民信赖的“防疫卫士”,如放下蛋糕当起“灭蚊老兵”的廖振辉,中暑仍坚守防疫的毕展豪和彭瑾瑜,脚踝脚趾肿痛守“疫”线的肖伟坤,放心不下日夜入户排查的韦梅芳,入户宣传吆喝到声音沙哑的刘婉文等等;攻坚组长们更是破解难题的“突击队长”——以杜健仪、彭家勇、江灿基、廖振辉为代表的光华社区“两热”防控工作组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每天奋战至凌晨,建立“早部署、晚复盘”机制,成功攻克垃圾清运不及时、入户排查难、住户平台绿植积水等多项堵点问题,展现出卓越的组织力和执行力。
01张仪
坚守“疫”线的“硬骨头”
“没事,不用休息,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扛。”在五洲花园某楼道里,花都区文广新局旅体局的张仪弯着腰将最后一袋垃圾扎紧,汗水顺着泛白的鬓角滴落,他捶了捶胀痛的膝盖,转身又拎起消毒喷壶往下一栋楼走去。而这句话也成了张仪同志经常挂嘴边的话语,个个都称呼张仪同志“硬骨头”。
腿脚疼也不下火线。50多岁的张仪患有多年风湿骨痛,每逢阴雨天关节便钻心地疼。接到“两热”防控任务当天,正值台风后高温天气,他二话不说套上红马甲就冲进了责任片区。老旧小区没有电梯,他每天爬楼近百层,逐户排查登记、清理花瓶积水、发放灭蚊物资。伙伴们劝他歇一歇,他却摆摆手:“我熟悉这小区居民的情况,换人耽误时间。”第二天伙伴们还看到他腿脚上贴着膏药:“老毛病了,贴两片‘铠甲’又能战斗。”
垃圾堆里抢时间。小区内一处垃圾临时堆放点因清运延迟滋生蚊蝇,张仪带头跳进脏臭的垃圾堆,徒手分拣杂物。楼道难以清理的垃圾,在张仪这里马上能解决,他还教年轻人如何快速处理卫生死角和蚊虫滋生隐患,大家一起与“蚊虫生殖”抢时间,以快制快。有人问他不累吗?他喘着粗气说:“早一分钟清理干净,就少一分传播风险。”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张仪用佝偻的背影筑起一道防线。当居民们竖起大拇指称赞时,这位“硬骨头”战士只是憨厚一笑:“我是老党员,这时候不顶上去,心里不踏实。”

02谢继文
护邻里使命在肩
炎炎夏日,高温酷暑也挡不住为民服务的脚步。当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疫情来袭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,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斗,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战斗的主角。双报到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,守护家园的安宁与健康。
花都区融媒体中心的谢继文得知社区急需人手,迅速响应号召并表示:“防疫不分内外,咱们多出一份力,居民就少一分风险。”他不惧烈日“烤”验,以无私的奉献和坚定的信念,构筑起守护健康家园的坚实屏障。从晨曦初露到夜幕降临,都能在小区看到他投身防疫一线的身影。
烈日炎炎下,谢继文与街道、社区工作人员一同除杂草、清积水、派传单、搬杂物,从盆罐器皿到大件物品,他一次次搬抬、一次次清理,确保蚊虫孳生地得以有效清除,切实以防蚊实功维护防疫实效。
针对到访不遇的住户,谢继文和组员采取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上门入户方式,向居民宣传讲解“清积水、灭成蚊、防叮咬”等防控知识和疾病科普知识。入户率从最初的50%,上升到如今的100%,小区 "两热" 防控知识实现宣传全覆盖、无死角,防控宣传精准触达小区每一户家庭。居民李阿姨表示:“以前楼道、楼顶杂物多,现在被收拾干净了,见不到蚊子了。”
谢继文的故事里,没有震天撼地的豪言壮语,只有默默奉献的担当与坚守。“为人民服务,永远在路上,作为一名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,以平凡力量,守护邻里和“幸福”家园,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
03甘丽贞
抗疫一线的“细心人”
在“两热”防控的关键时期,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甘丽贞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。她原本计划带孩子去广西休假,车票都买好了,但接到任务后,她默默退了票,把孩子托付给老人,自己一头扎进了防疫工作。她的丈夫也在别的单位坚守岗位,夫妻俩只能抽空在电话里互相叮嘱几句。
甘丽贞干活特别认真,总能发现别人容易忽略的卫生死角。楼顶堆放的垃圾、巷子里的积水、不起眼的角落,她一眼就能看出来。有一次,居民反映楼顶有臭味,她上去一看,发现是多年堆积的粪尿肥料,已经板结成块。她二话不说,拿起铁锹就开始清理,汗水混着臭味,熏得人睁不开眼,可她硬是坚持干完,直到把楼顶打扫得干干净净。
她每天早出晚归,走遍辖区内的每一个角落。别人觉得干净的地方,她总能发现隐患——垃圾桶旁边的假花盆底下藏着发霉的饭盒,空调外机架上的小积水可能滋生蚊虫。她说:“防疫不能光看表面,细节才是关键。”
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疲惫不堪,有几次差点晕倒,伙伴们劝她休息,她却摇摇头:“现在正是最吃劲的时候,我不能掉链子。”在商铺巡查时,她一边清理商铺积水、劝导业主把水养植物改为土培植物,一边提醒业主做好蚊虫消杀。
甘丽贞没有豪言壮语,只是默默做好每一件小事。她说:“我是党员,关键时刻就得顶上。”她用最朴实的行动,守护着大家的健康和安全。

04廖振辉
放下蛋糕
当起“灭蚊老兵”
“让我来。”廖振辉的声音不高却坚定。在银菊社区的某小区,廖振辉俯身探手,毫不犹豫地徒手拉起淤泥水中的垃圾。他咬紧牙关,额上青筋微凸,冒着雨水搬运着垃圾。数小时后,他却毫不在意地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和雨水:“搬完了!”那笑容在泥痕的映衬下,竟比阳光更亮眼。只是因为他心中紧记“党员”二字,才能让他在连续奋战中越战越勇。
8月3日,正在外地休假的廖振辉,收到需要到社区支援开展“两热”防控的任务时,考虑到防控工作任务重、责任大,他毅然放弃休假,迅速回到花都,积极投身到防控一线当中。
银菊社区的任务刚结束,廖振辉便匆忙赶回了办公室。当他推开门的那一刻,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热。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简陋却充满温情的小蛋糕,仿佛在诉说着同事们对他的关怀与祝福——这是大家特意为他准备的庆生仪式。廖振辉的眼眶微微湿润了,他刚拿起纸盘,准备品尝这份甜蜜,手机却突然收到一条需要到光华社区需要支援的紧急信息,简单吃过蛋糕后,他又马上奔赴新的“战场”。
在光华社区,廖振辉带领队伍在闷热的天气下,在各楼栋间穿梭,汗水浸透了衣服。一次小区清积水中,一户居民因对面门前长满杂草而情绪不满。廖振辉先让队员继续工作,自己则上前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,温和而不失原则地劝说,事后他挽起袖子,主动俯身清理杂草,原本情绪不满的居民看着他汗湿的背影,火气渐消。他深知,人心比积水更难疏通,唯有亲身搭起沟通的桥,方能排除淤塞。
每天任务结束,当队员们拖着疲惫离开,廖振辉总独自留下。他借着黄昏最后一点微光,逐项清点工具,仔细检查是否留下死角。纸上密密麻麻记着:某栋楼积水清理;某楼入户数据,宣传海报是否需补充……这些带着汗味的文字,最终都化作第二天的行动方案。
每当他脱下那件湿透的红马甲,揉着酸痛的肩背,缓步走出小区时,他总会深深地吸一口气。空气里消毒水的气息似乎淡了,但疲惫的身体里却背负着一种沉重的责任。他明白,每一盏亮起的灯,都是他和队友们用汗水守护的安宁;每一个健康的笑容,都是他们付出努力后最珍贵的回报。

05毕展豪
坚守一线的“防蚊战士”
过去一周,迎宾路党群服务中心的毕展豪忙得脚不沾地。清积水、倒垃圾、灭蚊虫——为了防疫工作,他每天早出晚归,把辖区里里外外跑了个遍。
老旧小区问题多,他就一家家敲门,细心检查每一户居民花瓶积水情况,耐心教居民怎么清理积水、防蚊灭蚊,主动积极帮居民换水清洗。商铺角落容易堆杂物,他一遍遍检查,弯腰翻看每个可能积水的瓶瓶罐罐。天气闷热,汗水把衣服湿透又晒干,可他顾不上休息,心里只惦记着还有哪栋楼的卫生没检查到位,哪一户还没有入户检查成功。 “小毕,你太拼了”,面对伙伴调侃,他擦擦汗笑道:“在家懒就算了,防疫这事可马虎不得。”
连轴转了好几天,他的身体终于扛不住了。那天中午,他突然头晕眼花,还吐了好几次——这是中暑了。伙伴们赶紧扶他到阴凉处休息,可没过多久,他又撑着回到了岗位上。"没事,喝点水就好。"他摆摆手,"这时候党员不顶上,谁顶上?"
在毕展豪看来,这些都是分内的事。"只要能让大家少生病,再累也值得。"简单的一句话,道出了一名基层党员最朴实的担当。

来源:新华街光华社区
编辑:洪敏实盘配资网
信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